苏区关税人

会昌县筠门岭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扼水陆交通要冲,是中央苏区南大门,这里商贾云集,货物进出繁多,号称民国时期赣南四大商贸名镇之一。年3月,根据中央财政部的训令,成立筠门岭关税处,先后下辖白埠、山梓脑、老鸦桥、罗塘、吉潭、高排、桂林江、靖石等分处。筠门岭关税处如同南天一道雄关,牢牢守卫着中央苏区的经济“国门”。

在筠门岭关税处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位来自周田区长丰村的小伙子叫刘永坤,出身贫苦家庭,积极参加革命,于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12月,根据关税处的工作需要和组织的安排,19岁的刘永坤由门岭县河墩区少共团支书调任筠门岭关税处会计,不久又调任高排关税分处会计。身为苏区的第一代关税人,刘永坤和战友们怀着对革命的赤诚,忠实履行职责。当时关税处的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充满生机和活力,每天的伙食是“两干一稀”(不足1市斤大米),3分钱菜金,本地人要自带粮食、被褥、衣服,大家平时不仅要做好征税查验业务,还要大力宣传关税政策,协助当地政府进行分田、扩红,帮群众耕田收割,闲余时开荒种菜、捡柴烧炭。

年4月21日,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集中两师一旅重兵会攻筠门岭,主力红军第22师奉命死守,由于敌众我寡,经过激烈的战斗,筠门岭被粤军攻占。筠门岭失守后,关税处被迫撤至周田的新圩、小田、河墩一带。5月21日清晨,国民党粤军从安远县天心前来偷袭高排关税分处,刘永坤和部分战友拼死冲出包围,撤至桂林江关税处。10月,关税处又被迫撤至靖石。年1月,敌人包围并砸毁了靖石关税处。刘永坤和部分战友侥幸冲破敌围,来到于都县禾丰村,被编入赣南军区挺进队。

在敌人的疯狂“追剿”下,刘永坤随挺进队在于都、信丰、赣县、安远四县交界的山区与敌周旋开展游击斗争。3月初,刘永坤等人在于都的畲岭与敌遭遇,不幸被俘,经盘查登记后遣送回乡。据不完全统计,筠门岭关税处及下辖分处的工作人员有谢国清、刘万成、张锡辉、刘金有、刘昌缙、刘功亮、汪荣华、汪茂发、张炎辉等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刘永坤艰难辗转回到了家乡,当地的伪保长和豪绅地主立即扑上门来反攻倒算、谩骂威吓道:“狠哩只(你这个)死红军土匪仔,你归来做媒个(干什么),今朝就要贝(搞)死狠(你)去!”,无故逼迫刘永坤出工、出钱“认罪”,甚至扬言要捉去充卖壮丁。为避迫害,刘永坤和叔父盛长夜里挑着被盖、锅头、农具等偷偷逃到安远县云雷(今属会昌县高排乡云雷村)的深山老林,通过斫柴、烧炭、开荒、种田、挑担等维持生活,经历了15年的“野人”隐居生活。年8月会昌解放后,刘永坤又重新加入革命队伍,为党和人民继续工作,直至年光荣退休。

退休在家的刘永坤,没有忘记自己是名苏区干部、共产党员,时常热心做些义务植树造林、修桥补路、修水库陂圳等公益事业。为了让年轻一代了解苏区关税处的历史,继承和发扬苏区关税处干部的优良作风,他在近90岁高龄的情况下,克服人老眼花等困难,亲笔撰写了近3万字的回忆录,详细记叙了自己的革命经历和家庭生活。对刘永坤来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接受中国海关和媒体记者的采访,每次采访,他总是激动而深情地讲述苏区时期关税人的革命斗争史实,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苏区干部坚定革命信念,心中有党、永不低头的革命风采。

年12月19日,刘永坤老人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来源:会昌县委党校县委党史办

配音:肖亦佳

监制:池素莲

编审:杨新

原标题:《苏区关税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