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就业稳,收入就能增,脱贫就更有底气。多年来,江西省九江市人社部门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优化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在实践中趟出了一条抓好就业扶贫、推进精准脱贫的好路子,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九江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进一步抓实抓细就业扶贫工作。截至目前,九江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其中已经就业人,就业率为74.67%。底数清明去向“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核心民生工程。”谈到扶贫工作,九江市人社局局长徐敏如是说。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更是为民情怀。近年来,九江市印发了《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三年行动方案》《“秋冬巩固”攻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夏季提升”整改攻势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层层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九江市充分依托全市个基层人社平台,对贫困劳动力的基本信息逐一进行调查与核实,登记造册,完善工作台账,将名贫困劳动力纳入实名制管理,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数据联动网;建立“一个清单,四个台账”,即就业扶贫政策清单、公益性岗位台账、培训台账、贫困劳动力资源台账和扶贫车间台账,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去向、就业意愿等。今年以来,九江市建立了扶贫数据定期报告制度,由县级人社部门定期上报扶贫进展情况,市级汇总数据,动态掌握全市贫困劳动力底数,为因人施策、精准施策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人社部门加强与扶贫办沟通对接,积极进行数据和信息比对及共享,确保应扶尽扶。培训准强能力“我这几年都在家务农,前段时间报名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学到了不少知识,对农业知识了解得更深入了。”来自湖口县大垅村的村民周明高兴地说,“由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年以来,在已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九江市人社部门充分依托基层人社平台,组织工作人员分片区挨家挨户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实地走访,开展培训意愿摸底调查,共摸清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人。疫情期间,九江市通过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调查摸底,摸清本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培训需求,建立培训供给台账和培训需求台账,根据培训意愿开展培训,提高了培训对象精准度。“对于需求较大的农业综合类培训,我们采取上门培训和实地培训的方式,把培训班开到乡村。”徐敏表示。今年以来,九江市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送技术上门、“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共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月嫂、种养殖、电子商务等系列培训班期,培训农村劳动力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人,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岗位增稳兜底“家里主要靠我赚钱,但我年龄大了,出去不好找工作。现在在这里上班,不仅有活干,还能照顾家里人。”陈礼林对九江市人社部门充满感激。他是九江市濂溪区的一名贫困户,今年被聘用为护林员,在扶贫公益性岗位上工作。借助公益性岗位和其他务农收入,他家脱贫指日可待。陈礼林的脱贫经历,是九江市拓宽就业岗位、稳定就业收入系列措施取得成效的缩影。年,九江市积极做好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大力开发了临时性疫情防控扶贫岗位,新增保洁环卫、防疫消杀、测温员、卡点值守等临时性扶贫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让贫困户参与到村镇建设工作中,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徐敏介绍,九江市建立了公益性岗位公示制度,提高岗位透明度、公开性;督促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安置协议,保护其合法权益;按规定及时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将公益性岗位补贴通过“个人一卡通”、社保卡、银行账户转入到户。除了公益性岗位,九江市还开发其他就业载体,积极吸纳就业。近年来,九江市积极鼓励市内各区、县创建一批就业扶贫基地、一批就业扶贫示范园区、一批就业扶贫示范点、一批就业扶贫车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充分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针对扶贫车间,九江市加大扶持力度,安排扶贫资金支持建设,对其生产经营给予资金奖补、扶贫贷款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实就业扶贫车间奖补资金万元,正在申报第二批全国就业扶贫基地4个、典型企业1家。截至目前,九江市有扶贫车间家、全国就业扶贫基地4个、省级就业扶贫示范园区8个,共吸纳贫困劳动力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吸纳贫困劳动力人。转发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