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昌县高排乡团龙村,有这么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带动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不仅成功脱贫,成为村民致富学习的好榜样,还成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这个人就是陈道长。

▲陈道长在果山劳作

几年前,陈道长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家庭的贫困让他吃了很多苦头,从他懂事起就由父亲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他父亲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省吃俭用,终于让他完成中专的学业。

妻子难产、父亲摔伤,家庭雪上加霜

进入社会后,陈道长18岁开始打工,他做过保安、开过照相馆、做过销售员。年结婚并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生活虽辛苦,但也算稳定。但年的一个意外,又让他的家庭雪上加霜。那年妻子在生二女儿的时候出现难产,生下的女儿光是医疗费就花了十几万,七借八凑,欠了一大堆的债务。年,陈道长被评为贫困户,为了生计,他夫妻俩在周边乡镇的一个石料厂务工,村里只留下他的父亲陈达明在家。年8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陈道长父亲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伤势严重。

“父亲怕我担心,他摔伤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打给我,而是打给了常常上户的驻村第一书记邹伟清。邹书记用最快的时间把医院,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切实感受到了扶贫政策的温暖。”陈道长告诉记者。

后来,医院看望陈道长父亲,询问陈道长的工作情况,还给他宣传了医保政策。“医保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的负担,如果没有医疗保障的话,我真的很难翻身,真心感谢这个好政策。”陈道长说道。

▲陈道长(右一)在蔬菜大棚劳作

贫困户成了扶贫人

为了照顾父亲,陈道长和妻子辞去了石料厂的工作,暂时留在家中照顾父亲。年村里开始配了扶贫信息员,村里的第一书记邹伟清邀请陈道长来帮忙,做村里的扶贫信息员。陈道长也没问工资,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陈道长由贫困户成了扶贫信息员。

成为一名扶贫信息员后,收集和整理扶贫数据成了陈道长日常重要的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心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没过多久,他发现对这个工作已经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别人半天才能完成的事,他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把工作完成得很好。因为读中专时,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这时他也体会到了专业对口的优势所在。

▲陈道长(左一)在团龙村村委会门口

在工作的过程中,陈道长潜移默化地被扶贫干部的扶贫情怀所熏陶。他告诉记者,他亲眼所见不少扶贫干部自己掏腰包去看望贫困老人,有的送衣送物去关心贫困小孩,有的苦口婆心教育贫困户要自立自强。“和扶贫干部一路同行,我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关心起贫困户的困难,时常惦记着他们的难处,寻求如何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对全村78户贫困户的生活情况我也如数家珍。”陈道长说道。

让陈道长记忆最深的是在年中旬的那几个月,为了完成村空心房整治任务,作为信息员的他也包了片区,要像村干部一样丈量土坯房、拆除危旧空心房和做其他一些上户工作,回到扶贫室还要做各类报表。有时候忙的焦头烂额,但看着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陈道长觉得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感到无比充实,特别有意义。

年4月底,会昌县同省内其他的寻乌县、安远县、上犹县、石城县、南康区、遂川县、余干县、乐安县、莲花县9个县一起脱贫摘帽,陈道长所在的团龙村也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在驻村第一书记的推荐下,陈道长的表现也得到了乡党委的认可。就这样,他一步一步从扶贫信息员又变成了一名村干部,从贫困户变成了扶贫人。

做了村支部书记,成了致富带头人

“说实话在做村干部之前,我其实内心还是挺复杂的,因为村干部的待遇并不高,如果家中没有发展些产业,收入还真不如带着老婆去外面打工高。”当初答应第一书记邹伟清到村里做扶贫信息员,陈道长很大原因是冲着感情去的,具有临时帮忙的色彩,没有考虑什么长远规划。但真正打算在村里做村干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涉及到今后的人生轨迹和家庭方方面面的计划打算,而且更让陈道长担心的还是自己虽然已经脱贫,但终归对贫困存在不小的阴影。

陈道长把他这个担心和第一书记邹伟清讲了之后,邹伟清对他说:“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能说在农村就没有致富产业,村里也需要致富能手,带动群众一起致富,更何况外面打工也不能打一辈子。”他这一席话,让陈道长纠结了好几个日夜,最终他还是决定安心留在村里做村干部。

之后的日子,因为家里还有多株脐橙树,陈道长喜欢上了农业种养技术。他多次参加由会昌县就业局举办的脐橙技术培训班,还从网上购买了农业技术实用性的一些书籍。他申请了8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发展产业,在村里流转了20亩土地养了鱼也种上了白莲,还新开垦出15亩的荒山新购了株的脐橙苗。现在,他还在村里组建了脐橙种植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