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昌(山东)天还不算太亮,窗外的蝉声就不断的响鸣起来。这“知了知了”的声音,听起来与夏日的叫声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高亢长鸣,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只是中间时有低弱罢了。今天是立秋次日,末伏的前一天,但它已是秋蝉,羽化了的金蝉最长的寿命约60~70天,进入9月份将会全部消失,这说明蝉们现在己步入老龄化。今早,吃过早饭,我沿着玫瑰湖畔散步,听到高树上“知了”声不断。我吃了一惊,想不到今秋蝉的叫声这么响亮,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是了,早在唐代虞世南先生就在《蝉》中说过“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清时诗人袁枚先生也写过一首叫做《所见》的小诗。诗说,一个小小的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一边放牧,一边唱着歌儿,歌声穿过林木,直上云霄,唱功自是了得。可是他却忽然闭口不唱了,为何?原来他是想悄悄地去捕捉那些在树枝上鸣叫得正起劲的知了。他心里还不服气的想着,捉住你,看你还敢唱得比我声音大吗?捕捉鸣蝉,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似乎都是顽童们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季的蝉鸣时节,俺村里的小男孩们就会把用一根马尾,牢系在长竹竿的一端,再打个越拉越紧的活扣,三五成群,往柳树林子里摸去,因为那里树多,树上又聚集着许多鸣蝉,便于套捉。更重要的是,这柳树林子里,多聚铁蝉和铜蝉。铁蝉的颜色似乌铁,鸣叫声音沙哑、低沉、有时短促而显得有气无力。而铜蝉就不一样了,颜色古铜,要么不鸣,一鸣就惊人。它的鸣声高吭、嘹亮、悠长,如铜铃般经久不息,一叫便荡漾开去,余音传出很远,听得人心旷神怡。赤日炎炎下,柳林树干上,一旦有只铜蝉鸣叫起来,周围树上的铁蝉们便会自觉的静寂下来,大概昆虫界也存在着曲高和寡吧。每当铜蝉鸣声起,顽童们会静悄悄的汇集于树下,仰头搜寻树冠深处,恨不得马上就能把它套住。铜蝉往往又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身,它爱停栖藏身于树的最高枝,难以被人发觉,只要是树下聚集的小顽童们弄出一点动静,铜蝉就会停止鸣叫,待顽童散去,才又似铜铃般地响起……这嗓门儿分贝很高的铜蝉十分警觉,极不易被套。记得那时,倘若有谁捕得一只叫声响亮的铜蝉,就会立马收获许多艳羡,把铜蝉放在胸前的背心上,昂首阔步的走在村里,那副模样儿,比屡立奇功胸前挂满勋章的大将军还要威风几分,就差没甩正步了。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来了一位心朋,他一脸神秘地往我的茶几上放下几个小东西,然后,得意地小声道,给你现场看点非常奇妙的东东。哦呀,原来是两只刚出土窝不久的蠽蟟螝。或许是他察觉到了我的激动,声音立马活跃了好几个等级说,你就等着看吧,好戏还在后头哩。果然,没几分钟,其中一只蠽蟟螝的脊背就先开始爆裂,壳内紧接着就是一阵阵剧烈的挣扎,不一会儿,蝉体的绝大部分已脱壳而出了。接着,最精彩也是最为奇特的一幕出现了,前一秒,蝉翼还是一团褶皱,后一秒,它就全部伸展开来了;前一秒,蝉翼还如轻纱般柔弱无力,后一秒,它的各条脉络竟全都纵横得异常的清晰,再用手轻摸蝉翼,感觉已很坚韧了。写到此处,窗外的蝉还在楼下不远处的密叶里“知了、知了”的鸣叫个不停,听来显得异常响亮。蝉的叫声总是能让人对未来的世界充满无限的想象。我多想,有一只极端热情的铜蝉大胆地飞进我的书房,落在笔架上,膜振唱响。让我好好的研究一下秋蝉鸣叫时的那种壮怀激烈,在它薄翼的脉络里细寻那些不可复得的过往时光。(图片来自网络)作者介绍:孙会昌,男,济南市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齐鲁书画家协会理事(左笔),平阴县文化之星,十佳泉城学习之星,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等。¤¤¤¤¤¤¤¤¤¤¤¤¤¤¤¤¤¤¤¤¤¤¤¤¤壹点号《中国憨派文学》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70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