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

在江西瑞金城西北方向25公里处,坐落于九堡镇莲塘村与岗面乡及于都二县之间,有一座海拔米的山峰,因其山远观似婷婷玉立仙女手托一只铜钵下凡,故名“铜钵山”。

铜钵山以其巍峨高峻,甲于诸山而号称绵江第一峰,山顶风景秀丽,峰高林密,山峦嶂叠,曲径通幽,其势奇岩叠壁,雄巍壮观,近看苍松柏翠,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是隐藏人的好地区,因此,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此山是红军的主要据点。

尤其是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以后,红军主力迫离瑞金,为领导苏区军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牵制敌人,红军总部决定成立了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留守红军。铜钵山作为重要的根据地展开游击战争。因此,当地山歌唱道:巍巍铜钵齐天高,铜钵茶歌景色娇,人杰地灵红土地,代有英雄领风骚。

然而,主力红军长征后,敌人的十万大军叫嚣着所谓的“铁桶计划”,从北、东、西三面地毯式搜索进攻,留守在苏区的一万多红军,与气势汹汹敌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局部地区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由于敌强我弱,仍受到严重挫折,中央苏区的核心县城和重要圩镇,全部被敌人占领,把我留守红军压缩在瑞金一带的狭小山区,面对如此严峻的军事形势,留守苏区中央分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留守红军分散打游击,史称“九路突围”。

同时,中央分局领导人要求,突围出去的红军,要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必须“占领山地,灵活机动,伏击袭击,出奇制胜”,使之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应,对山区的群众宣传红军主力是很快就会打回来的,号召苏区军民坚定必胜的信心。

在这一次留守红军最惨烈的突围战中,有三位红军高层领导转战在铜钵山,他们是瑞金游击司令部司令员刘连标,苏维埃政府总务厅厅长赵宝成,少共中央分局高层,中央局委员李才莲,这三位红军的高级领导,带领红军战士和游击队与敌人激战,在铜钵山壮烈牺牲,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壮丽诗篇。

刘连标,又名刘联标,出生于瑞金一个雇农家庭。年3月底的一天,刘连标来到离家30里以外的九堡赶圩。正好这天是红四军进入瑞金后,首次来九堡宣传发动群众。对红军心仪已久的刘连标待群众大会结束后,圩也不赶了,家也不回了,直接找到部队,毅然参加了红军。

刘连标参加红军后,跟随部队在赣南、闽西地区作战,表现非常勇敢,经常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在攻打于都杨梅岭土围战斗中,刘连标立功受奖,被提升为排长,随后又升任连长,营长,后领导把他调回地方组建扩大红军工作,他组织当地革命群众参加红军,瑞金地方武装编入35军,刘连标为扩展红色根据地屡立战功,后提升为团长,后中央决定成立瑞金卫戍司令部,委任刘伯承为司令员,刘连标为副司令员,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一二三四次反“围剿”。

红军长征时,由于刘连标的地方工作非常突出,上级任命他担任瑞金游击司令部司令员,主力红军撤离后,形势急剧恶化,敌人围攻中央苏区的“进剿军”改为“追剿军”,从北东两路加紧向中央苏区腹地快速推进。刘连标率部赶到谢坊湾塘冈,准备伏击进攻会昌的敌人。激战1个多小时,歼灭敌人半个旅,击毙敌团长、营长各一人,俘敌多人,缴获步枪多支、机枪3挺,取得了主力红军北上后的首战胜利。

湾塘冈战役后,刘连标带领独立营退守到铜钵山,继续与敌人周旋。这期间,刘连标恢复重建了渡头游击队。但是,随着敌人的“围剿”更加疯狂,形势更加严峻,敌人三个师的兵力围堵铜钵山,刘连标果断应战,勇猛拼杀,不幸的是,刘连标在鏖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赵宝成,字元和,原名赵成璧,年11月出生山西五寨县三岔堡村一个大户人家,其父是清末秀才,后在太原警宪处的秘书。赵宝成自幼随父亲在太原读书。正逢军阀混战,内乱外患,国弱民贫,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赵宝成目睹时势,义愤填膺,立志救国救民。他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年考入北平京都大学,此间,积极投身革命,随后入党。经碾转来到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中央工农通讯社任副社长,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等职务。

年,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赵宝成服从组织决定,继续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武装斗争,先后任兴国县县委书记等职务,由于敌人的围攻,赵宝成率部在铜钵山地区的大山里与几十倍于己的敌人周旋。频繁的战斗和转移,部队得不到补给,粮食吃光了,吃野果,吃草根,吃皮带。子弹打光了,就用长矛刺,用大刀劈,用石头砸,甚至用拳、脚、牙齿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激战中赵宝成英勇牺牲,时年33岁。

李才莲,兴国茶园乡教富村河塘人,出生贫苦农家。14岁在清源小学毕业。年,参加秘密农会,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他入赣南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分派至赣西南的上犹县工作。随后又调赣南办事处工作,任营前区委书记,少共江西省委书记等职务。

主力红军长征后,他留在苏区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在九路突围中,李才莲率领独立第七团从会昌穿越封锁线至汀瑞边转至闽赣苏区,再到博生(宁都)县以北,进行游击战争。当李才莲步行至瑞金九堡时,遭遇敌军阻击,部队被打散,余部到达汀瑞边铜钵山区。

此时,敌人重兵围攻铜钵山,鉴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分散转移的过程中,李才莲率小部分红军战士吸引、钳制进攻之敌,以掩护战友突围,命令大部立即转移。敌人快爬上山头时,李才莲大喊:“同志们,打啊!”战士们一跃而起喊叫着冲向敌人。在与敌军争夺主阵地的“拉锯战”中,红军、游击队的子弹越打越少,伤亡越来越大,最后弹尽粮绝。李才莲鼓励大家“血战到底,决不投降”,指挥战士们用石头砸,与冲上前的敌军作殊死肉搏。

这时,李才莲的警卫班副班长露出贪生怕死的叛徒嘴脸,从身后瞄准李才莲开枪,企图抢去由李才莲保管但并不多的经费逃跑,李才莲中弹后咬紧牙关,用最后气力将叛徒击毙并壮烈牺牲,鲜血洒在铜钵山区,年仅22岁。掩护突围的战士,在李才莲牺牲后,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直至全部战死。

李才莲牺牲后,他新婚才十天就离开了的妻子池煜华,一再在苦苦地等他,后来她还到铜钵山找他,前后历时一年,历经万里,几乎寻遍了整个赣南山区。许多好心的失散红军、游击队员,见池煜华如此执着,如此痴情,只好骗她:“李才莲书记从铜钵山突围出来,追红军主力去了。”池煜华遂回到家中,重新翻盖好已被敌人烧毁的土坯房,开始了漫长的守候。

此后近70多年里,池煜华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照着一面小方镜子——李才莲送给她的唯一礼物梳洗,因为她要给突然出现的丈夫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她也常常站在高高的门槛上倚门观望,希望能尽早看到丈夫回家的身影。

建国后,政府把李才莲的《革命烈士通知书》送到池煜华手中时,她还十分坚定地否认:错了,你们搞错了!李才莲没有死,他还活着。因为临别之前丈夫的话依然响彻在耳边,仿佛就在昨天。这期间,她每天在丈夫送给她的那面小镜子前梳呀梳,青丝梳成了白发,一直守望整整72年,直到她去世前,还是没有看到李才莲踏入她守候的那条山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