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巫焕祥

“红色瑶兴”,村口醒目的提示牌映入眼帘,信东河从村中缓缓流淌而过,汇入东江;高大的燕子岩山麓下,一座写着葆光厦的老屋,“居忠行恕”匾额清晰可见,原为赖姓家祠;东江工农红军第五十团团部(以下简称红五十团)旧址就位于广东省兴宁市罗浮镇瑶兴村古田上葆光厦;瑶兴村是当年大信苏区的核心村,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这里有15位赤卫队殉难的瑶兴炮楼[另见《瑶兴炮楼,大信苏区的永恒丰碑》],有阳天嶂革命根据地,医院……

兴宁罗浮镇大信苏区是五兴龙苏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紧邻江西中央苏区,五兴龙苏区是在中国最早的东江工农运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的南部屏障,五兴龙——兴宁罗浮镇大信苏区,位于龙川、平远和江西寻乌两省三县交界地,主要包括瑶兴、新南、中和、上下輋、岩前、蕉坑等村,与江西中央苏区唇齿相依,全盛时期面积约平方公里,是五兴龙苏区中党、政、军、群机构最齐全,范围最广,坚持时间最长,斗争活动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根据地,红五十团是大信苏区的核心力量,是大信苏区与粤赣边区的主要红军武装,是中央苏区的南线援军。

红二十一纵队与红五十团

年9月在江西赣南寻乌黄沙西云庵创建红军二十一纵队,古柏任政委,钟锡璆任队长,其后红二十一纵队以海拔米的阳天嶂大山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争。年11月2日,朱德、朱云卿率领红四军由广东梅县来到寻乌大田,召见了古柏、钟锡球等,指示他们进一步扩大革命武装,同时把红四军的多名伤病员也补充到二十一纵队,陈俊任二十一纵队政委。在红四军的协助下创建了阳天嶂革命根据地,在阳天嶂成立了寻乌革命军事委员会,古柏任主任委员,曾昭秀任党委书记。

年2月,东江特委为实施粤赣边区根据地连成一片的战略目标,决定将寻乌古柏、钟锡球的赣南(寻乌)红军二十一纵队以及兴宁、寻乌、平远、龙川四县的主力红军、赤卫模范队合编。东江特委与寻乌红二十一纵队取得联系后,遵照东江特委指示,寻乌红军二十一纵队由岑峰转战大信,东江特委指派兴宁的刘光夏率队来到大信,与当时在中和村开展革命工作的罗屏汉等在中和村“三槐衍庆”楼召开紧急会议,将寻乌古柏、钟锡球的红军21纵队、红军独立营和兴宁、寻乌、平远、龙川4县地方武装整编成立红六军第十六师五十二团(后改称第五十团),其后粤赣边武装整编成为“东江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五十团”(以下简称“红五十团”),刘光夏任团长,陈俊任政委,袁荣任政治部主任,邝才诚任参谋长,全团兵力约余人。

红五十团成立后,出于安全和战略需要,加上团部人员较多,成立地驻地不足等等原因,团驻地设于瑶兴村古田葆光厦;瑶兴村是当年大信苏区的核心村,葆光厦北依高大的燕子岩山麓,绵延至阳天嶂,阳天嶂是当时古柏、曾昭秀等建立的阳天嶂革命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

团部还设有军需、参谋处和副官股。参谋处下设侦察排、警卫排、卫生队和宣传队,全团一营(营长潘火昌)三连,第一、二连连长和指导员由红军来的同志担任。第三连连长陈必达,指导员谢富贵。各连下设3个排,每排9至10人不等。团部各直属单位及各连均建立了党团组织。该团是当时寻乌、兴宁、蕉岭、平远、龙川粤赣边区五县武装的红军主力部队。

红五十团,粤赣边区的闪耀旗帜

红50团主要人员是正规红军、赤卫模范队合编而来,整体政治素质比较优秀,装备比较先进,是保卫粤赣边区的主力红军。红五十团成立后,接连在广东打了几个胜仗,多次粉碎了敌人的“会剿”,战果辉煌,给粤赣边区人民很大鼓舞。年2月中旬,红50团进攻平远石正、仲石等地,取得了很大胜利,尤其是石南(应为今天罗浮石门村新南村一带)一役,大败陈楚麓、谢海筹、陈尧古所率领的余人,敌人死伤惨重。在战斗中,红50团政治部主任袁荣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幸在激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后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红50团的胜利,给粤赣边区根据地人民很大鼓舞。

年3月下旬,为打通粤赣边区与中央苏区根据地连成一片,红五十团奉东江特委命令向北挺进,攻打北面进入寻乌城要塞——澄江,固守澄江据点的是国民党反动武装地方靖卫团谢嘉猷、钟文才。谢嘉猷、钟文才武装是寻乌当时当地最大、最顽固的地方反动武装力量,装备精良,是粤赣边区红军与中央苏区红军扩大革命根据地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碍。红五十团刚成立后就要去啃硬骨头,由于对敌情估计错误,澄江一带都是敌人控制的顽固白区,红军在当地群众基础薄弱,加之澄江地形复杂,红军不熟悉地形;3月24日晚,红五十团分左、中、右三路乘夜出击澄江,不料遭到装备精良的谢嘉猷、钟文才反动武装力量的疯狂反扑,双方激战到天亮,后惨遭敌人围攻,结果红五十团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团长刘光夏、政委陈俊、参谋长邝才诚均在战斗中牺牲,红五十团突围战士加上未参战伤病员仅剩20余人。

红50团攻打江西澄江失败后损失很大,大信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大大削弱。为巩固大信革命根据地,年3月下旬,兴宁县委书记罗屏汉把所有赤模队、区联队等多人,长短枪八九十支,整编成东江游击队,骆达才任队长,曾义生任政委。五六月间,东江游击队多次攻打罗浮都没有成功。八九月间,兴宁张英、谢海筹、陈尧古、曾昭明等反动武装,纠集平远县石正王甲团长、寻乌县丹竹楼团防,共多人,全面围剿大信苏区。罗屏汉带着东江游击队和我们区联队和根据地军民同敌人进行激战,终因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被迫退出大信苏区。大信根据地失陷以后,敌人派两个营兵力驻扎在大信、罗浮一带,实行白色恐怖,大肆摧残人民群众。

年3月底,由寻乌地方武装和红四军部分指战员重新组成一个五十团,重组红五十团新编第二营,钟锡璆任营长(即毛泽东《寻乌调查》中提到的“红军营长”),政委唐天际。年4月下旬,红五十团新编第二营前往会昌向毛泽东、朱德汇报了攻打澄江受挫的情况,听到陈俊被敌人残酷用梭镖刺杀,朱毛动容;为了战略需要,4月底,毛泽东指挥红四军主力和红五十团,一举攻破了谢嘉猷反动老巢,并连克寻乌城,从而打开了寻乌北半县的局面。红四军随之在年5月开赴寻乌、平远等地,建立寻乌县苏维埃政府和平远县革命委员会。钟锡璆与古柏由红四军调用,陪同毛泽东在寻乌作了社会调查。

年6月,红五十团新编笫二营随红四军去了福建,有的被编入红二十军,有的被编人红二十二军,留下邝佐、陈必达则把地方协卫队、游击队合编成模范大队,大队长陈必达,政治委员刘维锻。不久又改编为闽粤赣赤卫军,司令员廖永,副司令员蒋声才,军部下设两个支队:一支队长陈必达;二支队长谢荣蔚。

红五十团,是当年粤赣边区的闪耀旗帜,是五兴龙兴宁罗浮镇大信苏区的脊梁,东江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的前沿主力部队。

蜿蜒流淌的信东河,悠悠的穿过瑶兴村,碧蓝的清水川流不息的汇入东江;红五十团旧址是历史留给罗浮、瑶兴人民的荣耀,共和国不会忘记红五十团这面闪耀旗帜。近年来,兴宁市、罗浮镇政府很重视革命遗址的保存和修缮工作,罗浮镇瑶兴村古田上葆光厦也已修缮一新,并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基因必将代代相传。

链接:年9月17-1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摄制的五集电视文献片《李井泉》在兴宁市罗浮镇开拍。《李井泉》摄制组一行和李井泉之子张华川(李井泉生有六男二女,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把三子、五子和最小的华川都送了人,因此李家的亲兄弟有不同的姓),在兴宁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老促会、罗浮镇党政领导陪同下,深入到李井泉同志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瑶兴村红军五十团(又称52团)旧址、炮楼、罗浮镇新南村原兴宁县革委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独立营兵工厂旧址实地拍摄,并现场采访了当年李井泉同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的知情人和革命烈士后裔。图/文:巫焕祥

[作者声明]:谨以此文还原红军五十团当年壮烈的历程,难免有遗漏和缺失。

版权所有,可以分享转发,但引用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