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梁振堂)
撰文:李旭曹诚平龚莉芹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这是炮火纷飞中的英雄赞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在脱贫攻坚事业的战场,也有一个英雄群体,值得为他们唱响赞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以磅礴之势轰轰烈烈地打响。年2月,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全省1.22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尽锐出战、冲锋在前,3.97万名驻村工作队员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书写了中国减贫事业的江西篇章。
他们之中,有39人永远倒在了这个战场上,用赤诚的初心、忘我的情怀、不懈的奋斗,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初心映红了她
清清修河水,日夜向东流。修河的儿女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心中的英雄,28岁生命定格在修河中的热血青年——修水县杭口镇茅坪村扶贫专干程扶摇。
年6月23日,从早到晚,程扶摇都在忙着下村走访,核对精准扶贫信息,还参加了一个扶贫工作会议。
当日19时许,程扶摇的好朋友刘清给他打了个“兄弟,好久没见,晚上聚一下吧?”
程扶摇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没时间聚啊,手头有很多扶贫资料没有整理完,晚上要加班。”
当日23时许,加完班的程扶摇驾车回到县城家中,继续完善资料。次日凌晨1时许,还在挑灯夜战的程扶摇接到杭口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打来的“发山洪了,赶快回来,疏散群众!”程扶摇立即冒着暴雨,开车赶回镇里。
一小时后,程扶摇与杭口镇党委书记匡美建、副镇长邓旭一行乘车赶往双井村。途中,山洪呼啸卷来,瞬间把他们连人带车吞没。
3天后,程扶摇的遗体在30多公里外的河滩被发现,而匡美建、邓旭的遗体至今下落不明。
三更风雨中,丹心系乡梓。关键时刻,程扶摇和战友义无反顾、逆水而行!
哗哗修河水,日夜在歌唱。人们用心中最美的歌,赞颂一对“90后”扶贫夫妇——樊贞子、吴应谱。
(樊贞子和吴应谱夫妇)
年12月16日,星期日。樊贞子前往距县城近3小时车程的修水县大椿乡船舱村,走访她挂点帮扶的贫困户。
山高路远,吴应谱心疼已有两个月身孕的妻子,开车送她下乡。16时许,在返程途中,车子失控坠河。她,23岁;他,28岁。两个年轻的生命在扶贫路上陨落。
“努力成长,长成参天大树!”在扶贫工作日记本扉页,樊贞子留下这样一句话。然而,这棵青春之树,在最葱茏挺秀的季节,突然凋零。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干部是离贫困群众最近的人,他们每天行走在最艰险的道路上,在贫困堡垒的攻坚之地,向山而立,知难而行。
年9月,47岁的缪连英当选乐安县湖溪乡东堆村党支部书记。为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过去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的缪连英,逼着自己学会了骑电动车。短短5个月,这辆电动车就跑了多公里。
“低保评议怎么样了?”“中转房规划进展如何?”年5月,缪连英被诊断出胃癌晚期。住院期间,她一刻也不忘使命,不时用手机调度扶贫工作。
年5月18日早晨,鄱阳县珠湖乡丰塘村文书李保春正要出门,突然感觉有些眩晕。儿子李文皓关切地询问:“爸,医院?”“不行啊,村里的光伏电站选在学校后面,不安全,要另选地方。”
顶着35℃的高温,李保春出门了。11时30分左右,再也支撑不住的他告诉村支书李鑫保:“我很难受,回家吃点药。”骑电动车回到家,药还没送到嘴边,他就晕了过去。家人立即将他送到乡卫生院。尽管医生全力抢救,这位在村里任劳任怨27年的“老黄牛”,还是永远地倒下了,至死都没有离开他倾情的岗位。
年9月29日晚,赣南医学院驻会昌县小密乡罗田村扶贫工作队员肖新泉走访农户时,不慎从楼上坠落,经抢救无效不幸辞世,年仅31岁。
半个月前,他和妻子刚领取结婚证。9月28日晚,妻子对他说:“新泉,10月2日我们就要举办婚礼了,这几天你向单位请假准备一下婚事吧。”肖新泉想了又想,第二天一早,还是决定返回罗田村,为村里第六批参加赣南医学院组织的康复治疗的贫困户做行前准备。
一样的事业、一样的战场、一样的奉献!我省各地扶贫英雄以生命担使命,以热血铸忠魂——
年4月11日凌晨,54岁的省侨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省侨联驻余干县洪家咀乡双港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建彭突发疾病,永远地离开了工作岗位;
年1月4日晚,都昌县运管局驻都昌镇南山村扶贫干部王建文在走访贫困户途中,意外摔成重伤,不幸离世;
年6月12日,靖安县农业农村局驻仁首镇大团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周文生,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办公室;
年7月14日晚,余干县文广新局驻九龙镇瓜畲村的“80后”第一书记万学贤突发疾病去世;
…………
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崇山峻岭,定格在田间地头,定格在贫困户心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书写担当,用真情拉近距离,扶贫干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炽热的真情带领贫困群众一起实现脱贫梦想。一批批贫困群众搬出深山,住进新房,有了产业,摘掉穷帽。
日子过好了,贫困户们心心念念的,是那些帮助过他们的好干部。
“他帮我家办起了豆腐坊,养起了土鸡。我跟他说过,要杀一只最肥的鸡给他吃,可现在,我的鸡养得再肥,他也吃不到了。”80岁的陈利华老人,一想起程扶摇帮助自己的点滴往事,就禁不住老泪纵横。
(手捧脱贫光荣证书,修水县杭口镇陈利华忘不了帮扶过她家的程扶摇)
山道弯弯,高路入云端。
汽车喘着粗气,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中艰难爬行。从乡政府到船舱村,2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50分钟。这里,就是樊贞子生前挂点的贫困村。
那一天,樊贞子和吴应谱来到游承自家,笑眯眯地说:“游爷爷,我们要3只鸡。”
3只土鸡,元。樊贞子给了游爷爷元,游爷爷要找她5元,樊贞子笑着把钱塞回他手中。
离开时,樊贞子拉着游爷爷的手不停叮嘱:“游爷爷,天气变冷了,要多穿衣服,不要感冒啊。”
(樊贞子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贫困户家养土鸡,不吃饲料,纯土鸡,每斤35元,一只4.5斤左右,味道鲜美,可送货上门,有需要的联系我。”樊贞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