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人勤农事忙。3月3日,几名妇女在会昌县周田镇上营村高标准农田蔬菜种植基地施肥。(特约通讯员朱海鹏摄)

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以富硒果蔬基地为龙头,成立专业种养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富硒水果、富硒蔬菜特色品牌,带动余名村民在当地务工,人均年增收近万元。(本报记者梁振堂摄)

2月26日,市民在万年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花卉市场欣赏、采购鲜花。万年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资余万元打造花卉超市,从广东、云南等地引进鲜花、苗木品种余种。(特约通讯员徐声高摄)

2月25日,一名乡村“飞手”正在乐安县山砀镇油菜花地里进行飞防作业。(本报记者李劼摄)

2月21日,宜丰县鲁盛富硒蔬菜产业园,连栋成片的现代化蔬菜大棚蔚为壮观。当地建设的余亩现代化蔬菜大棚,引进机械化、智能化、精细化种植手段,完善从研发、育苗、种植,到采摘、加工、销售等专业化生产运营流程,年产蔬菜近0万公斤。(本报记者徐铮摄)

2月25日,新余“网红”达人李年根正在网上直播竹编手工艺品。竹编匠人李年根有50多年的竹编好手艺,如今借助网络直播平台,他从小山村的篾匠成了深受广大网友喜爱的“竹编老李”。(本报记者洪子波摄)

3月3日,兴国县高兴镇新圩村高标准农田里机声隆隆,农机手驾驶着“铁牛”翻耕农田,为粮食种植做好准备。赣南各地大力推广机械化和科技化耕种,让种田更轻松、更高效。(特约通讯员陈地长摄)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年。

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手机已是新农具,直播也是新农活;育秧插秧一气呵成,飞机打药节本增效;北斗导航让农机种地更轻松,收割打捆播种实现“一条龙”;利用遥感技术,可为农田把脉“开处方”;通过物联网,可以让农作物“知冷知热”;农机手、飞防手、农业经理人,田野里涌现出一批批新型职业农民……广袤的赣鄱大地,智“赋”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春到田野风光好,又是一年春耕到。如今的赣鄱大地,到处传递着智慧农业的新希望。(本报记者杨林)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