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江,是永远流淌在我心中的一首故乡恋歌。童年就有个溯源的梦想,去探险“母亲河”的源头。有幸参与了安远县委宣传部、水利局、文联等六家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保护安远母亲河”公益采风,采风组一行30余人,从欣山镇教塘村中碛濂江源头至长沙乡光明村细坑(濂江入会昌县),尽览沿途六景点的水韵景致,在县河长办主任黄河的精彩解说中,圆满完成采风。大巴车穿行迤逦山川、蓝天碧水之秀美乡村,柏油路、高速路遍布城乡,顺风顺水。近十年前,安远城乡多为砂石公路“行路难”,今再无旅途颠簸劳顿昏晕之苦了。濂江,安远客家的“绿色摇篮”,千年历史名片,赣南苏区红色故土之一,朱德、陈毅、刘伯坚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将士艰苦卓绝战斗过,“天心整军”曾发生在天心镇老圩河畔(濂水支流)百年古榕树下。安远境内河流众多、生态优良,“水韵安远”名副其实。赣南采茶戏发源地的九龙山,将县内河流分为赣江、东江南北两大水系,濂江系贡江支流,发源于安远欣山镇与高云山交界教塘村中碛鸦鹰排的幽山深谷,海拔米,河流全域条大小溪河汇成濂江,流经欣山至长沙七个乡(镇),入会昌兰田,流域面积.4平方公里,干流总长88.7公里,属赣江水系贡水一级支流,众多水库星罗棋布。教塘村中碛,远望鸦鹰排两座山峦,阳光穿过云雾,密林氤氲鸟鸣空谷溪水潺潺,一泓深潭旁的“枫溪亭”有幅行书楹联:“红云枫下宜听古,碧玉溪头好收鸭”,村民悠闲自得了然可见,十几户移民尽享隐居之乐。重石乡重石村濂江畔小山岗,有座客家“梧桐围”文物遗址,面积数千平方米,立碑记载河堤坝多梧桐树得名,明朝时赖氏始祖明礼公于洪武十年于此建祖堂,经年人间沧桑。河石砖块垒建成一座坚固城堡。围墙藤蔓植物与茵茵绿草坪颇显生机。后墙正中一个楷体大“福”字,附一幅繁体楹联:“时雨¨云斯人所望,金章玉质¨代之¨”,横批:“笔耕¨活”(剥落的字猜谜)。后墙两边可以出河,高墙四周方孔可察外界动静,抵御劫匪和外族骚扰,先民的艰难可窥一斑。透过历史风尘,可见如何利用河流,传承万代血脉。长沙乡筼筜村与会昌山水相连,濂江缓缓而流,两岸村民雅居或稀疏或群聚,屋后青山常郁郁,门前碧水永潺潺,有位笠翁悠闲垂钓,忘我沉醉于山水之乐,一艘船清割河流“水葫芦”(妨碍生态植物)漫游烟波缥缈之中,满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景色,好一派田园山水诗意境。“邑从章贡分濂水,家住筼筜带石湖”,想起筼筜清代学士钟元弦的佳联。灵川秀水养育了安远客家后裔,人杰地灵,出了不少文豪进士,今时有考上北大、清华学子。村民对家乡得天独厚山川风水精心呵护,今日筼筜如世外桃源,还有“光明村”、“吉祥村”的村民生活越发恬静安详。濂江,也有过一段生态环境不尽人意的时期。由于一些市民环保意识薄弱,塑料袋、烂衣鞋袜、泡沫饭盒之类垃圾随意倒扔濂江沿途两岸,河水污染,河床淤泥积堵,苇草“水葫芦”横生,鱼蟹泥鳅等多种生物濒临灭绝,濂河生态环境被糟蹋,“母亲”乳汁一度干瘪,不见了儿时的鱼翔浅底,不见了堤岸边放米筛抓鸟雀、打水仗、放纸船、烤芋薯,尽情嬉耍的顽童少年。欣喜40万安远人民正在擘画蓝图,迈入小康生活新时代,全县实施“河长制”,采取“一河一策”,沿河乡镇聘请巡查员、保洁员,促进河流休养生息、维护河流生态功能。濂江三期改造、“夏日风情园”竣工,重现“母亲河”旖旎风姿。古围雄风传万代,濂江秀水韵千秋。梧桐围与筼筜越国宗祠的大“福”字,反映了先人祈祷天地人和,求“福”若渴,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期盼之情。(陈剑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