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行人经过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年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让我们凝望那热血铸就的历史坐标——
年8月1日—10月27日。
8月1日,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共产党旗帜;10月27日,毛泽东引兵抵达井冈山茨坪,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88天,决定着中国革命命运的重要转折。
自此,历史的地图有了新的海拔,民族的精神崛起新的峰巅。
—。
红色的种子,在这块热土中扎根发芽,向神州大地播撒;从井冈山的山间小路,走出通往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八角楼的星星之火,燃照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征程。
“90年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说。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90年前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穿越历史启迪未来。
人间正道是沧桑——
90年来,从探索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到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习近平
虎贲云集,沙场点兵。
年7月30日,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检阅台前,大红的“—”字样和庄严的八一军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1万余名三军将士像大山一样雄壮挺拔,战车如铁流般奔涌向前。
在建军90周年节点,回望这支人民军队的来路,历史风烟扑面而来。
年8月1日凌晨,2万多名颈扎红领带的起义部队,以“山河统一”为口令,仅用4个多小时就肃清南昌城内的守军。
“八一”枪声,如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革命的希望,使一个国家在困顿中看到奋进的力量。
一个政党从此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的武装力量,开始探索充满苦难与辉煌的奋斗之路。
——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矢志不渝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年初秋,井冈山茅坪八角楼,一楼入口处高悬着这样一幅红字。
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这句话,旗帜鲜明点出了一个政党选择道路的极端重要性。
“找寻”与“探索”道路,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使命。
年春夏,命运前途依然渺茫的中国又遭遇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的白色恐怖,诞生才6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危险,中国革命命悬一线。
革命之路,何去何从?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但众多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四面扑来,起义军随后撤离南昌,蹉跎转战,损失惨重。此后一年多里,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多次城市暴动和起义,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南昌起义之后的第四十天,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举行的秋收起义,遵循的仍是城市中心暴动的路子,在进军长沙途中就遭遇失利,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血雨腥风,路在何方?
放弃攻打城市,转战井冈山!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由此,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开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转变。
“这次上山,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积蓄革命力量找到了落脚点,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新思路,为中国革命寻找到了新的出发点。”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说。
一头连着理想,一头接着国情。
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进行广泛社会调查,总结斗争经验,提出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得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回顾历史,人们感慨这样一道轨迹:中国革命虽历经挫折,但大致就是按照毛泽东在井冈山的判断向前发展,从湘赣边界到瑞金中央苏区,从陕甘宁到西柏坡,最后走向全中国。
时至今日,八角楼二楼起居室的书桌上,依然陈列着毛泽东两本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这闪耀智慧光芒的思索,仍在照亮后人前行。
道路决定命运,历史昭示未来。
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实现什么样的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等问题不断探索,不懈奋斗。
历史的巧合,总是耐人回味。
在距离“打响石破天惊第一枪”的八一起义总指挥部十余公里的南昌西郊,有一条宽约三尺的幽静土路,被称为“小平小道”。
年10月到年2月,“文革”期间邓小平同志被下放江西,他常在这条连接住处和车间、长约1.5公里的蜿蜒小道踱步,思考党和国家的前途。
从“小平小道”上的深邃思考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历经了思想解放洗礼和体制机制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增长,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7亿人摆脱贫困,创造出全球奇迹。
“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镌刻下砥砺奋进的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继往开来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近年来,国外学界不断追问。
面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由此更新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中国政治体制优点明显”。
——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秋日的井冈山色彩斑斓,主峰“五指峰”愈发显得巍峨,犹如攥紧的铁拳,从万山磅礴之中跃然而出。
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使人民像拳头一样牢牢攥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三湾,江西永新县一个万木苍翠、群山环抱的小山村。
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遭遇挫折后,部队抵达三湾时多人马只剩下不足千人,失败情绪弥漫,甚至一些人不辞而别。
唯有中流砥柱,才能力挽狂澜。
在三湾村枫树坪,毛泽东向士气低落的队伍宣布:部队缩编为一个团,团、营建立党委,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党代表……
当年的连党代表、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罗荣桓说:“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如果不是这样,红军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几乎在三湾改编的同时,朱德领导南昌起义余部0余人也开展了“赣南三整”(整顿、整编、整训),成立党支部,将党团员分配到各连队中去,让这支行将溃散的队伍焕发新的生命力。
“党便由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一个每日都在的实体,党便来到了夜晚营地的篝火边,来到了每个战士的身旁。”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如此评价这段历史。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穿越时空九十载,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视察村党支部,了解精准扶贫情况。
“你呀,不错嘞。”75岁的村民彭水生向着习近平总书记质朴地竖起大拇指。
这是人民对一个政党发自肺腑的评价,这是一个政党在人民心中沉甸甸的分量。
——走中国道路,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巡视员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井冈山时期,这一制度就发挥重要作用。
“特委县委都需要四个以上的巡视员,经常指导下级工作,帮助各级党部改造。”这是毛泽东在年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的意见。
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层层包围之中成立——统辖12块苏维埃区域,总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万人。
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革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无疑是18年后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预演,创造并积累了不少治国安邦的经验:
第一部由人民政权颁布的宪法;
第一部倡导男女平等的婚姻法;
第一个国家银行;
……
烽火连天的年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像一群最早觉醒的播种者,将未来中国的种子栽种,呵护它脱壳吐芳。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任务,也有不同挑战,这需要勇于变革、接力奋斗。”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少华说。
今日的中国,昂首阔步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诸多具有开创性的事业正在开展,依然面临许多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
中流击水须奋进,崛起路上敢攻坚。
英雄城南昌,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其不仅先行先试,降低落户门槛,更从根本上为新落户市民配套好各项基本公共服务。
为撬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已出台高规格河长制、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审计等新政,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今天的井冈山更为繁荣,已成为革命圣地和旅游胜地,也正在把革命“红”与生态“绿”,转化为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
为有牺牲多壮志——
90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信仰而来,为信念而战,谱写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史诗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习近平
八角楼前,一棵枫树与一块青石相簇而立。这棵树在石头下萌芽扎根,突破重压,竟把石头撑开了。
90年前,毛泽东常在“枫石”上看书读报,思考革命前程:我们闹革命,现在力量虽然弱小,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撑破蒋介石反动政府这块大石头。
今天,这棵枫树依然高大挺拔,一如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力量,无数共产党人为救国救民、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孜孜以求。
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时22岁;
张子清,红四军第11师师长,牺牲时28岁;
王尔琢,红四军参谋长,牺牲时25岁;
吴月娥,少先队队长,牺牲时18岁;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大厅陈列室内,镌刻着一排排烈士的姓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
当年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在此洒下热血,仅仅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共牺牲近4.8万英烈,平均每天近60人献出生命,而有名有姓被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只有人。
在这片土地上,处处生长着忠诚与信仰。
井冈山小井,有一幢两层黑灰色的楼房,仿建当年的模样。这就医院——医院,也是医院的前身。
年,井冈山失守。敌人对这里来不及转移的余名红军重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他们说出红军主力去向。
伤病员们忠贞不屈,全部英勇就义……
“国破山河碎,我何惜此头”。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无数革命者和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用牺牲擎起了民族的脊梁。
曾任红军大学校长的何长工回忆,当时在打仗之前,战士之间只有两句话:一句是告诉我的老母亲,你儿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牺牲了;另一句话是胜利之后,在烈士纪念册上给我登记一个名字。
九畹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
井冈山雕塑园,青松翠柏间一尊女红军雕像,背手而立,宛若风中高洁的兰花。
她是伍若兰,是朱德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伴侣。
年2月初,怀有身孕的伍若兰被捕,敌人如获至宝。面对威逼利诱,她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数日后,年仅26岁的伍若兰壮烈牺牲,这也成为朱德一生的伤痛。
朱德钟爱兰花。年他重上井冈山时,写下诗句《咏兰》称颂兰花的美丽坚贞。离开时,他特意带上井冈兰……
“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说,信仰的力量,就是共产党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秘诀。
在井冈山时期,经受血与火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大批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中就有5位在此战斗过。
任岁月流转,信仰如日月之恒。
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长江抗洪精神……信仰的力量在这块红色热土上一脉相承。
年6月,连续强降雨侵袭江西九江修水县——这里是秋收起义主要军事力量的集结地和出发地。
6月24日凌晨,修水县杭口镇党委书记匡美建、副镇长邓旭和党员大学生村官程扶摇前往受洪灾围困的贫困村疏散群众,被暴涨的洪流卷走,不幸牺牲、失联,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日夜为公,职务莫问高低。保周边之平安,功高劳苦……”那些日子里,人们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