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新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人才需求量大
新职业,择业新舞台(民生视线)
本报记者李心萍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已成为新职业,图为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正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
人民视觉
早晨9点,广州小伙儿黎嘉健准时在前台站定,在接下来的8小时里,他将不断重复接单、贴杯加料、调杯、加冰加热、加奶制品、出杯这6个步骤。
“我每天调制的奶茶有上百杯。”年出生的黎嘉健,职高毕业后正式成为调饮师。“身为广州人,我本身就对健康茶饮感兴趣,如今调饮师成为新职业,有了完善的职业晋升通道,我就果断加入进来。”黎嘉健说。
今年3月,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调饮师等18个新职业。至此,我国公布的新职业已达56个。毕业季来临,新职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新职业能否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衔接、配套工作?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职业受大学生青睐
新职业,适合大学生就业吗?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范巍表示,经济社会发展本身就是旧职业不断消亡,新职业不断产生的过程,新时代的新职业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数字技术发展催生新职业。
近年来,数字技术向各行业快速渗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劳动者岗位逐渐向数字技能方向转移,数字化管理师、在线学习服务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如外卖平台、家政服务平台、网约车平台等,在我国新经济发展中引人瞩目。平台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新职业,如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
——企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职业。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不断向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升级,一批技术含量高、技能要求高的新职业随之产生。例如,随着前沿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量子算法工程师等“科幻角色”变成现实,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派生新职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需求升级趋势明显,消费市场不断细分,迫切需要更规范化、职业化的从业者提供服务。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一批新职业的出现,反映人们对健康、照护、养老、食品安全等社会需求的提升。
同时,围绕“兴趣经济”的一系列新需求,也带动了细分消费领域新职业的出现。例如,青年人喜爱的密室行业,已经孵化出密室剧本、密室音效、密室中控运营等一批岗位。再比如,私影行业的观影顾问、版权购买师,餐饮行业的轻食套餐设计师等也应运而生。
“这些新职业尽管看上去有点小众,但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发展潜力巨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张成刚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国玉表示,新职业的产生其实是劳动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分工的细化能够实现社会的细分需求,有利于从业者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与此同时,新职业也带动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革新。“相对于以雇佣就业为主的传统行业,一些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职业,由于尚未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从业人员多以投入低、起步快的自由职业者为主。”张成刚说。
自由的工作状态、将兴趣与职业融合、足够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新职业具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各种因素。《青年新职业指南》调研显示,超过五成年轻人希望尝试新职业,更有近两成已经开始从事相关职业。
“更重要的是,当下新职业演变的速率较以往有了极大提高,产生速度前所未有,对就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值得青年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