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至年期间,上海市大批中学生为了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离开家乡和父母,踏上了江西这片红土地。
据上海市上山下乡办公室统计数字,年到年间,上海市共有名知青先后到江西下放,其中插队人数名,农林场和建设兵团人数名。“大批上海知青来到江西,首先是出于对革命老区的崇拜之情。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年上海“上山下乡”的地方主要包括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等地,江西距离上海较近”。
上海知青们的身影出现在农场中、田野中、荒地中,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从学生到农民的身份转换。在那段岁月中,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没有难倒他们,坚强的上海知青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给美丽的赣鄱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
火车载着上海知青们来到了他们即将为之拼搏奋斗近十年的第二故乡——江西。上海知青抵达江西后,被分配到了南昌、赣州、新余、抚州、上饶、宜春、井冈山、九江、鹰潭、景德镇、吉安、萍乡等地的73个县。在来江西之前,上海政府对‘上山下乡’的知青予以照顾,每人限购一顶蚊帐、一条毛毯、一只竹壳热水瓶、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在上海知青们来江西之前,江西省政府就做出相应的工作安排。年2月江西省革委会召开了有关会议,要求全省各级革委会、广大农村干部、贫下中农和“五·七”战士,对上海知识青年做好接待和安置工作。担负安置任务的宜春、井冈山、赣州、上饶、九江、抚州等地区以及许多县、公社、大队革委会,都先后召开会议,进行了具体部署。
年4月,首批上海下放知青人,“手捧红宝书”,身背行李抵达会昌,大部分安排在会昌县山区农村插队,由当地贫下中农敲锣打鼓迎接进村入户。
年1月,来自静安、南市等区的第二批离沪知青余人,由会昌县知青办分别分配到门岭、高排、西江、城郊、站塘、麻州、周田等10个公社的农村生产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年和年,会昌县先后安置上海下乡知青人。当时安排上海知青最多的是永隆公社,依次是洞头、西江、门岭、高排、凤凰岽等地。
上海知青在会昌扎根后,他们的户口也随之被落到了当地。他们们与会昌当地农民一样,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鄙陋布衣。他们同样是拿起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始我们暂住在老乡家里,当时的口粮由国家照顾下拨,按每人每月60斤谷子、4两菜籽油,由生产队补贴到每人头上,每年的工分约七毛钱。在熟悉了农村生活以后,我们搬到了集体宿舍,开始了真正自食其力的日子”。
在公社里,知青们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生产粮食,除此之外,他们还得上山砍柴,煮猪食、养猪,搓草绳、编草鞋,靠自己挣工分糊口。劳作一天回到宿舍后,通常累得整个人都直不起腰来,本来不爱吃的粗茶淡饭此时也变成了美味饕餮,被饥肠辘辘的他们一顿风卷残云,通通扫光。农村的夜里也很难熬,夏日蚊虫十分厉害,伴着蛙声虫叫他们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
应当指出,广大干部和知青从下放到农村的第一天起,就受到了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在政治、组织、生活等方面的热情关怀。特别是第二阶段的下放开始后,会昌县、社两级都建立了“三结合”的领导小组,相应地设立了办公室,并以公社为单位建立了“五·七”大军连、排、班组织。会昌县里还通过举办学习班,召开讲用会、现场会,组织人员赴上海进行家庭访问等活动,沟通了会昌县与下乡知青原籍城市有关单位和广大家长的联系,较好地解决了下乡知青的思想和实际问题。
艰苦的劳动也使知青的思想品质得到了提升。在知青下放的过程中,常常涌现出好人好事。
他们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活跃农村文化,担任毛泽东思想宣传员、辅导员。有的还协助所在队建立和健全了一组一校一队(即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政治夜校、文艺宣传队)。富城公社反映:“五·七”大军到农村后,群众的学习热情更高了,文艺活动更多了。
他们勇挑重担,争当突击队。如参加会昌县会武公路和石壁坑水电站建设的“五·七”大军,在工程会战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最艰苦的担子争着挑,最困难的事情抢着干,最关键的时刻挺身出,最危险的地方带头上,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取得了会战工程的基本完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
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一位上海知青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我认为自已是有知识的,对农村和农民毫无感情。可是到农村一接触,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四季不明,五谷不分。在上海天知道什么东西好吃,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农村生活几年使我的收获真大”。
一转眼,上海知青们在会昌度过了近十个春秋,此时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浓烈。年全国范围的知青大返城也席卷了江西大地。知青要求返城,并出现大批知青以各种途径返城的情况,知青问题日益尖锐。他们或因为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或因为工厂招工,或征兵服役,又或由于身体原因,踏上了返回故乡的路。
年起,根据全国知青会议纪要——“小集镇和一般县城非农业户的中小学毕业生不再列入上山下乡范围,由本地区或本系统自行安排”之规定,大中城市大规模的知青下乡停止,各城市纷纷调整政策,放宽病退特困范围,大批下乡知青陆续离开农村,返城就业。至年上半年,会昌县实有下放知青人。其中:已婚的人,生育子女人;年以前下乡的人;年以后下乡的人。人中,有上海知青37人,赣州知青人,外省县迁入的33人,本县的人。
会昌县委十分重视落实下乡知青政策工作,在大批下乡知青回城后,对一些已经在农村结婚的下乡知青,先后作了妥善安置。以上海知青为例:到年11月止,会昌共接收人,除历年招工69人、升学32人、参军11人、提干5人、退沪20人、外迁人、死亡5人外(小计人),当时实有人(其中男人,女人),分布在98个大队,个生产队、92个集体农、林场和6个青年队之中。到年7月,全县下乡知青锐减,在册上海知青仅有29人(其中男5人,女24人)。这些青年分布在永隆、洞头、西江等13个公社。其中又为永隆最多,有11人,占36%;其次是洞头,有4人,占13%;其余11个公社每社不超过2人。29人中,有已婚知青21人(男2,女19)占72.4%;未婚8人,占27.5%。已婚知青中,有与农业户结婚的2人,与本县或外省、县千职工结婚的16人,知青之间结婚的6人。他(她)们的就业问题与其他下乡知青一样,统一由对口部门负责安排,所生子女均批准转为商品粮。
回望在会昌的十年,上海知青饱含热泪,这里曾是他们辛勤劳动的地方,这里曾是他们艰苦生活的地方,这里也曾是他们为之努力拼搏的地方,多少欢笑与泪水仿佛就在昨天,那些热情助人的江西老表就在眼前,那一段特殊的岁月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无常,留住历史,沟通我们的将来。如觉得有意思的话,请转发、分享、鼓励!
#虔城文史阁专注挖掘,开发赣州清末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坊间史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