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强化国家水站文化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功能,赋予人文内涵和文化属性,按照《“最美水站”推选活动方案》要求,经各地推荐、网上投票、专家评审和公示,推选出生态环境部首批个“最美水站”。
近期,我们将陆续对个“最美水站”进行展播,集中展现国家水站文化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国家水站的示范带头和科普宣传作用,有效提升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品牌影响力。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长江是亚洲和中国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长江流域上的河道“守护者”。
25
江西湖心岛水质自动监测站
02:25长江流域仙女湖新余湖心岛站,位于仙女湖上游的钤阳湖,水系发源于武功山山脉,年兴修新余江口水库,将分宜古县城迁移岸上,形成整体仙女湖,分上游钤阳湖,下游江口水库水面面积约50平方公里,常年均蓄水量3.2亿立方米,集水面积平方公里。距新余市20公里。
长江流域仙女湖新余湖心岛站年1月开工建设,7月竣工,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按照上级要求,工程总体建筑、防雷装置等基础设施及通讯设施、照明、监控、办公设备等确保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建设购置及安装;站内设质控室、值班室、监测仪器室,全部完成室外装修工程,主要标志及管理制度等上墙,机房设备已安装完成并交予第三方投入使用。
目前该站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可实现对控制断面水质9项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
26
江西赣县梅林水质自动监测站
赣县梅林站位于赣县区杨仙大道段贡江下游,贡江为赣江支流,是赣州市内两条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石城县境内,流经会昌县、宁都县、瑞金市、于都县、赣县区、章贡区等县市区。于年3月份开始筹建,年5月20日正式竣工,站房建筑面积平方米。由于站房位于赣县客家名人公园内,为使站房与公园景观相协调,故将站房外墙面设计成仿古建筑,与周围建筑风格一致。
赣县梅林站配备了两台大功率来电自启式空调以保证仪器四季正常运作,并配备了实验操作台一张,冰柜一台以供运维人员使用。在仪器方面赣县梅林站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
27
江西鲇鱼山水质自动监测站
鲇鱼山水站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水站院内种有景观苗木,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每当夜晚降临,在LED灯光的照耀下,水站更显清雅,俨然成为当地一座人文景观。
站房由具有资质的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西省华宏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工程质量合格,占地面积85平方米,其中仪器间40平方米面积符合规范要求。站房宽敞整洁美观大方,一楼设有生活区;二楼设有质控间和仪器间,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基础设施、配套设施、采水系统均能满足仪器设备稳定运行和质控实验操作要求,内部展示、标志标识美观醒目,文化宣传富有特色。另外,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能同时满足值班人员工作和生活需求。
28
江西禾水河口水质自动监测站
吉安禾水河口站位于美丽富饶的禾水河滩上,站房内宽敞整洁、美观大方,监测设施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站房外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到过水站的人都被这深深吸引。
水站由吉安县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江西上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年3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历时72天,于年5月20日竣工。站房占地面积平方米,宽敞整洁美观大方,一楼设有文化展示厅和生活区;二楼设有质控间和仪器间,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基础设施、配套设施、采水系统均能满足仪器设备稳定运行和质控实验操作要求,内部展示、标志标识美观醒目,文化宣传富有特色。
29
江西塔城水质自动监测站
南昌塔城站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功能划分完善,设有监测区、办公区、生活区。一楼为值班室和停车区域;二楼设有独立的质控间和仪器间,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可实时自动监测,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三楼为工作人员生活区及办公区。采水系统能满足仪器设备稳定运行,内部展示、标志标识美观醒目,文化宣传富有特色。
水站由南昌县建筑设计院设计,洪宇建设集团公司承建,于年1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历时96天,年4月30日竣工。
30
江西港口水质自动监测站
宜春港口站是修河干流上的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由国家统一运维管理,监测数据与地方实时共享。该站于年元月起正式开工建设,历时天,于年5月竣工,站房占地面积平方米,站址海拔高程米。该站的控制断面位于修河入长江前约公里。
宜春港口站内部设有仪器室、质控室、值班室和储物间、厨房、卫生间、车库,建筑面积平方米,上下两层。仪器室配置有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共9项监测指标,可实现对控制断面水质9项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
31
江西铅山水质自动监测站
上饶铅山站属于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网,位于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支流信江,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建设。该站由国家统一运行管理,监测数据与地方共享。该站的控制断面位于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支流信江铅山段,距离上游上饶县19公里,距离下游弋阳县26公里。
上饶铅山站站房建设工程由铅山县人民政府承建,年5月15日竣工,站房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站房楼高2层,内部有值班室、质控室、仪器室(质控室、仪器室在2楼、符合防洪要求)。年7月开始试运行,目前仪器设备运行稳定、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站点位于铅山县新滩乡庙湾村(坐标东经:.°、北纬:28.、海拔高度54米),地处规划中的九狮山公园内,周围环境秀美。上饶铅山站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可实现对控制断面水质9项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及时掌控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32
安徽水厂取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站
安庆市水厂取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站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断面所在的潜水属于长江流域皖河支流,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公界岭,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该站于年6月30日竣工,属于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网的组成部分。
站房建筑面积平方米,站内配置了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9项指标监测设备,对潜水的水厂取水口断面水质进行实时监测,能及时掌握水质变化状况,确保了20万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33
安徽汪溪水质自动监测站
长江流域水阳江宣城汪溪站是水阳江干流上的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位于宣城宁国市汪溪街道办事处落花荡,占地面积0平方米,建筑面积.16平方米,年3月10日开工建设,6月17日竣工。站房一楼为质控室、办公室和展示厅,二楼为分析仪器间。站房设计时在积极吸收徽派建筑元素特征的同时,兼顾现代皖南简约建筑风,分运用黑白两色,构筑黑瓦白墙,在白墙中勾勒3道黑色腰线,整个站房远看错落有致,统一又不失变化,变化中体现现代简约之美。站房单门独户,设有独立的灰白柱、黑栅栏院墙,院内水泥地坪、绿化草皮和皖南香樟树,加之站房后面的水阳江一江碧水、宁国山区的山峦叠翠,形成了一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山水之画。
该站可实现对水阳江汪溪处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9项水质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及时掌握水阳江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水阳江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报提供决策支撑。
34
江苏陈浅水质自动监测站
滁河古称涂水,唐代改成滁河,河水发源于安徽省肥东县梁回附近,流经巢湖、含山、全椒、来安等县,经浦口六合区,于仪征市的大河口如长江,全长.2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是南京市重要的行洪河道、灌溉输水通道和优良的水生态廊道,沿线自然景观独特,河沟纵横,湿地景观丰富。滁河水环境自动监测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滁河右岸,孟骆圩熊窑段,占地面积.5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4平方米,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建设。
该站具备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指标的监测能力,24小时实时监测。由国家统一运行管理,监测数据与地方共享该站的建成及运行可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35
上海浙江路桥水质自动监测站
浙江路桥站位于苏州河东段,毗邻乍浦路桥,距离下游黄浦江约米,距离苏州河江苏省界约40公里。站房占地面积10平方米,设置了一套地表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
苏州河浙江路桥站于年6月由地方负责开工建设,历时30天,于年6月30日竣工。可实现对控制断面水质9项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背景资料
地表水监测迈上新台阶
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是监测地表水水质现状,及时预警潜在环境风险的重要基础,是评估水污染治理成效,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也是监测为民、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
为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高地表水监测数据质量,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安排,年,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水站建设,仅用半年时间,新建水站个,上收改造提升水站个,全面完成水站建设任务,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圆满完成。
本轮水站建设是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历史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形成了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融合的地表水监测体系,实现了地表水由现状监测向预测预警的跨越,搭建了公众走进监测与了解监测的重要平台,标志着我国地表水监测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辑:叶云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