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年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开始售票。这个由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发起的戏剧节,已经走到了第七届,成为每年全球戏剧爱好者在中国的一次戏剧飨宴。
而就在半个月前,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戏剧大师赖声川,带着话剧《外公的咖啡时光》,回到家乡江西赣州会昌县演出。这是赖声川导演连续第五年送戏回“家”。
最后一场的演出在8月4号的晚上。那天上午,赖声川起了个早,轻车简从。这次他要去大山里面,看望慰问贫困户。
(左为赖声川;右为曾赖洪)
(赖声川在欧检秀家)
8月4号这天,赖声川麾下的上剧场,共有五部戏在五个城市上演。作为艺术总监的他,却抽出一个上午的时间在会昌农村走访了四户贫困户。“欢迎到上剧场实习”“邀请大家去看戏”,赖导做出的这些承诺,可真不是客套话。
(著名剧作家、导演赖声川)
(《外公的咖啡时光》剧照)
(《外公的咖啡时光》剧照)
(话剧《暗恋桃花源》剧照)
赖声川为会昌做的,并不仅仅是每年带一部戏回乡演出。由他发起的“青年人才计划”至今已经选拔了30名会昌籍年轻人到“上剧场”学习舞台技术。这个数字虽然不大,却很务实。他一边培养着这些家乡的孩子们,一边看着他们成长。他并不要求他们将来一定要从事戏剧工作。
赖声川:他们其实这几年练了一身的功夫,到时候看一下他们回到会昌怎么来用。我倒是希望会昌的年轻人能自觉地开始决定他未来想做什么。好比《外公的咖啡的时光》,他看到舞美好美,他会想去学舞美,或者他会想去学表演,或者他根本不是想学戏剧这一块,他想做一个研究老年痴呆或者老人失智的社会工作者。只要有这样的情况产生,我觉得我就不太需要做什么,会昌就会变成一个很精彩的地方。
(“上剧场”供图:上海“上剧场”招募了多批江西会昌籍青年接受舞台技术培训。图为话剧《如梦之梦》的班底,其中就有不少会昌籍的工作人员。)
年盛夏,会昌县启动了西北街戏剧小镇建设,包括赖声川祖屋在内的亩老街区将修旧如旧,建成一个美丽的“戏剧小镇”。目前小镇的建设仍在进行中。常常有人问,这里会不会变成下一个乌镇?赖声川的回答,依旧很务实。
赖声川:我觉得乌镇戏剧节的成功不证明他能够搬到别的地方去。像会昌这样一个地方,也不见得需要引进这样一个东西。但是它需要做的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它一定是一个跟会昌本身的、内在的精神能够联结在一起的。这个东西我也还在找。
这次的扶贫之行,似乎给赖声川带来了一些新的灵感。赖声川去到的两个村子,扶贫干部都来自会昌采茶剧团,跟赖声川算是“同行”。两个年轻人兴奋地转过身去,露出自己设计的文化衫背面“扶贫专干”四个飞扬的大字。当赖声川得知,这些年轻人常年住在村里,帮贫困户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时,他感到非常惊讶。
赖声川:等于你们是很长期时间在这里?
扶贫干部:对。14年驻村的到现在。一个月20天,吃住都在村委会。
赖声川:了不起。了不起。
未来五年,会昌在戏剧大师赖声川的“实验”中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期待着……
(《爱问》记者何灵采访赖声川)
来源:江西综合新闻广播
监制:邹爱秀
编审:杨新
责编:王志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