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元老,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并主持了开国大典。中央苏区时期,林伯渠辗转来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任国民经济部部长和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与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并称“苏区五老”。
在中央苏区任职期间,面对敌人经济封锁和物资极其紧缺的现状,林伯渠付出巨大心血,为保障中央苏区军民的物资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林伯渠曾留学日本学习经济学,又在长期的经济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养成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被称为“红色理财家”。
市委党史办宣教科科长许伟卿谈林伯渠一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周年,也是林伯渠诞辰周年。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档案馆、市委党史办等部门,翻阅了部分档案资料,采访了林伯渠之子林苏生等人,了解林伯渠一家在赣南的传奇经历。
(一)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芳草萋萋,坐落在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革命旧居、红军烈士纪念塔等静静屹立,前来参观学习、祭奠先烈的人络绎不绝。在这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展了伟大的革命实践,林伯渠便是其中一位卓越的“红色理财家”。
林伯渠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早期曾加入中国同盟会,又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也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年前后,中央苏区战火纷飞。敌人的第四次“围剿”虽被粉碎,但仍对中央苏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政策,加上战争对财力、物力的极大消耗,党内“左”倾错误路线等,中央苏区财政经济工作面临严重困难。
了解情况后,林伯渠历经艰难困苦,从苏联回国,经秘密交通线从香港辗转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和财政部长。
到任后,林伯渠立即投入到工作中,通过多方调研发现,当时苏区军民面临的最严重困难,是物资(如食盐、粮食、药品、布匹等)的极其匮乏。尤为突出的是食盐,当时苏区已经出现盐荒,盐价暴涨,出现“米用箩挑,盐用纸包”的被动局面,老百姓的饭菜都没有盐。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辛。林伯渠和其他战士一样,一顿饭只有二两多的大米,用蒲草包着煮。到了春天,没有米吃,就吃竹笋,没有盐、没有油,煮出来的竹笋难以下咽,但林伯渠一粒盐都不肯多放。”市委党史办宣教科科长许伟卿告诉记者,当时,林伯渠因为缺盐、缺粮导致身体虚弱,多次在下乡途中从马上掉下来。毛泽东同志多次在人民委员会上称赞林伯渠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他说:“我们的同志要是都向林老看齐,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红军的发展之路。”
(二)
面对敌人的层层封锁,林伯渠没有退缩,他主动提出开源节流、发展经济、削减政府开支、支援前方作战的主张,率领同志们发动和依靠苏区的广大群众,打破敌人的封锁,千方百计发展苏区经济,保障供给,支援红军战争。
为缓解食盐紧缺的困难,在林伯渠的积极推动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下,一场声势浩大的熬硝盐运动迅速展开。当时,苏区所有乡、区都建起了熬硝盐厂,利用旧墙土、老屋地皮及厕所边的肥土,挖出来捣碎,用水过滤,澄出来的水用稻草火熬干,便可以得到少许硝盐,缓解食盐紧缺的问题。为了推动熬硝盐运动深入开展,林伯渠经常到基层督促检查,并亲自参加熬盐劳动。
为了稳定苏区金融,林伯渠提出严格控制纸币发行,明令禁止国民党货币和现金在市面上流通,规定到白区购物需用的“白票”,须持“苏票”或现金到国家银行换取,扩大“苏票”的流动,稳定中央苏区金融。同时,加强财政统一管理,改变以往滥支滥用的情况,减少中央苏区各级机关和政府的不合理支出和浪费。
同时,提倡和支持发展生产,倡导生产节约,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发展农牧业,奖励垦荒;禁止宰杀和出境壮、幼与母畜;向农民购买和借用一部分余粮,用来榨油、生豆芽和做豆腐,解决机关和军队吃菜问题。
林伯渠推出的系列政策,带领广大苏区群众开展的系列运动,有效缓解了中央苏区面临的经济和财政问题,支持着反“围剿”战争的庞大财政开支,对保证革命战争的财政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
在中央苏区一年多的战斗和工作中,林伯渠与何叔衡结下了深刻的友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林伯渠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何叔衡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何叔衡是“苏区五老”中年纪最长的,是党的一大参加者。他年参加新民学会,年加入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华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部部长、临时法庭主席等,始终致力于推进苏区的法制建设。
突围转移前一天,林伯渠来到一同住在瑞金市云石山乡梅坑村的何叔衡住处,两人惜惜依别,详谈至深夜。更深露重,一阵寒意袭来,何叔衡深知林伯渠此行必是艰难跋涉,便将他女儿为他做的毛衣脱下来送给林伯渠。林伯渠推辞再三,但拗不过何叔衡,只得收下。
为表离别之情,林伯渠取过笔墨,作诗《别梅坑》送予战友:
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樽喜对倾。
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
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与何叔衡话别后,林伯渠又匆忙回到自己家中,与妻子和仅出生20多天的孩子告别。刚完成分娩就要与爱人分开,妻子范乐春满脸愁容,林伯渠安慰她说:“我们都是党的儿女,革命的需要高于一切。”同时嘱咐妻子一定要和群众在一起,要坚持战斗。随后,他又抱起孩子深情地说:“孩子,不是爸爸不爱你,这是艰苦的斗争,这是敌人的罪恶啊。”林伯渠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告别,竟是他们夫妻的永别。
第二天,赣南苏区秋风萧瑟,林伯渠随中央红军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程。
(四)
年10月,远涉二万五千里路途,经历重重战争考验,克服雪山、草地等恶劣自然环境险阻,林伯渠顺利抵达陕北苏区。在长征途中,林伯渠任总供给部部长,一路克服重重困难,为军队筹资筹粮,为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筑起了一座“可移动粮仓”,以他严谨细致的专业态度,照亮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中央红军开拔后,面对艰难复杂的斗争局面,范乐春将林伯渠和邓子恢(曾任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副部长)的孩子一起送到会昌她的一个亲戚家寄养,自己辗转到闽西参加游击战争。年,范乐春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林伯渠离开了赣南,但他与赣南的情缘并未切断,他把孩子留在了赣南,也把牵挂留在了赣南。
“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我们是红军的孩子。在会昌,淳朴的赣南人民从不把我们当做别人家的孩子,而是给予我们各种优待,砸锅卖铁也要想方设法把我们抚养成人。”日前,在会昌县,记者见到了林伯渠的儿子林苏生,生在赣南、长在赣南的他,始终割舍不下浓浓的赣南情结,即使已到耄耋之年,仍不忘常回赣南走走看看。
“刚到会昌的时候,我和邓子恢的孩子都还很小,又要吃奶,一般的人家供养不起。所以不久后,我又被转送到了会昌县庄口镇的另一位养母家中,由养母千辛万苦把我抚养大。”说起自己的经历,林苏生感慨地说,因为条件艰苦,养母生了很多孩子都夭折了,但她没有放弃患有小儿麻痹的林苏生,送他读私塾,又带他学做裁缝、干农活,希望他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独立谋生。
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林伯渠委托驻赣州的部队找寻失散的儿子,把林、邓两家孩子都接回北京。
因为林伯渠和邓子恢的孩子出生时间只相差十多天,又是同时送到会昌寄养,找到孩子以后,竟把两个孩子搞错了,林苏生跟随了邓家,而邓家的孩子跟随了林伯渠。直至年,经多方验证确定,林、邓两家才分清两个孩子的归属。
“在那以前,周围的人都叫我‘邓苏生’,认为我是邓子恢的儿子,但后来经过多方辨认验证,我才被证实是林伯渠的儿子,所以改名‘林苏生’。”林苏生告诉记者,被证实身份后,林伯渠慷慨地笑了,他说,都是革命的后代,都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谁家的都一样。从此,林苏生的学习和生活转至林伯渠家,但林、邓两家更亲了,因为两家都多了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也多了一个家。
(五)
“父亲的生命跨度很广阔。跨越两个世纪,他曾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南昌起义,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也在新中国担任重要的工作,他的一生始终是和中国革命历史连在一起的,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说起父亲,林苏生说,在工作上,他是党和国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生活中,他是一名非常严格的父亲。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身居要职,他在生活中却非常节俭,始终要求家人与劳动人民保持一致,不能搞特殊化。他在自己的日记中醒目地写着:一、遵守党章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地进行监督;四、加强马列思想教育。
“父亲时常教育我们,共产党人没有私产,家里的东西都是人民的,不能有‘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思想。同时要求我们严于律己,要始终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不能搞特殊化,不能吹嘘自己。”林苏生告诉记者,林伯渠一生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清正廉洁为官做人,对自己、对家人要求都非常严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不让孩子上专门的干部子弟学校,只能就读普通中学;
他上下班用的车子家人不能坐,孩子们每天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
家人不能与父亲一起进餐,只能在食堂和其他人一起吃大锅饭;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等国给林伯渠送来一些先进的礼物,如照相机、电影放映机等,林伯渠一律不让孩子碰,全部上交中央;
到了老年,除了留下一些供养孩子的费用外,林伯渠将自己的工资、稿费等收入,全部作为党费上交中央。
一方面是严管,另一方面是对孩子深沉的父爱。林苏生回到北京后,林伯渠始终惦记着他的腿疾,经多方联系为林苏生装上了假肢,并一再鼓励他不能悲观失落,要有志气、要坚强,不能做“害群之马”。
年,林伯渠同志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在悼词中,党中央对他的一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如今,林伯渠的传奇故事,在赣南苏区广泛流传;林伯渠在中央苏区做出的重要贡献,被赣南人民深深怀念;林伯渠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红色精神,在赣南大地代代相传。赣南人民,正踏着春天的鼓点,汲取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向更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何丽梅赣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美霞邹忠辉文/视频本版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编辑:刘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