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赣南会昌县城附近,两条河汇集的拐弯处,有一座不算太高的山,古称明山,为会昌城西北的天然屏障。在这座山上,巍巍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塔,默默诉说着用鲜血铸就的丰碑:那是90多年前,南昌起义军部队与敌人在会昌展开激烈交战,占领了会昌山,顺势一举攻克会昌城,革命红旗高高飘扬在会昌城头。

是役,南昌起义的部队南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仗,共溃敌余人、俘敌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2门、各种枪支余支以及大量弹药和辎重,不仅磨炼了新生的人民军队,也扩大了南昌起义的革命影响。参加这次战役的开国元帅5人,大将3人,上将5人,中将和少将数十人,在中外战争史上,如此多的将帅云集于一座平凡之山麓战,确属不多。

九十多年前的南昌城,正值八月酷暑之际,突然响起惊天霹雳,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2万余名起义官兵一举攻占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第一次领导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新纪元,创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南昌起义胜利后,敌人急忙调兵遣将讨伐,命令南昌周围的军队,向南昌进行合围,妄图将刚刚诞辰的革命武装扼杀在摇篮之中。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起义部队决定挥师南下,计划是沿抚河南进,经江西瑞金、会昌、寻乌进入广东东江,建立革命根据地。

当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但南昌起义军的士气很高,沿途也很注意纪律,部队南下时,沿途的江西百姓给起义军送瓜果茶水,所以基层官兵虽然辛苦,但士气很高。

经过20多天的行军之后,队伍来到赣南瑞金一带,此时,敌人急忙调集数万人,一部由快速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壬田;另一部由广东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于都)地区开进,企图堵击起义部队,要把队伍截止在江西境内。

据史料记载,8月26日,起义军在瑞金获悉敌人的作战计划,得知国民党军队南路军的三个师在会昌附近集中;东路军的7个团也集结于附近的白鹅圩,两支部队构成犄角之势,企图将起义军扼杀在会昌。

对此,起义领导人研究决定:抢在两股敌军会合之前,先破会昌之敌,按照兵分两路的作战计划,集中起义部队万余人分两路攻击会昌城,是日晨,我军一部率先由会昌城东北发起攻击敌人轮番反扑,正当双方激烈交战中,另一部主力经会昌西北洛口相继赶到会昌城西北和以西地区,随即发起攻击,攻打会昌城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担任主攻任务的营长陈赓,率领全营,按照命令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相继攻下了3个山包。不料敌军组织了4个团的兵力,疯狂地向发起佯攻的5团、6团压过来。由于担任主攻的起义军第二十五师夜行军迷了路,未能及时投入战斗,致使佯攻部队孤立无援。

面对敌人源源不断地涌来,起义军官兵伤亡严重,陈赓的身边不时有战士倒下,他与战友们坚守阵地,顽强阻击敌人的反扑。时近中午,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他一面指挥一营撤退,一面和战士卢冬生在后掩护。

突然,陈赓栽倒在地,卢冬生慌忙跑过来,“营长,你负伤了!”陈赓的左腿三处中弹,膝盖处的肌腱被打断,脚胫骨、腓骨也被击伤,血流如注。他强忍疼痛,对卢冬生说:“看来我走不了啦,你快点走吧。”“不,我背你走。”“别管我,快走!”陈赓要卢冬生撤退,而卢冬生执意要背营长。眼看敌人迫近,陈赓使尽力气将卢冬生推开,板着脸吼道:“我命令你,快撤!”

万般无奈之下,卢冬生只好服从命令离开了。此时,陈赓躺在地上,站不起,爬不动。敌人喊叫着,就要冲过来了,他想:革命未竟,壮志未酬,我可不能轻易死去。于是,他机智地滚下长满茅草的水沟。为避免敌人搜身发现他活着,他赶忙脱下官服,把腿上的血抹到脸上和身上。前来搜索的敌人果然以为他死了,踢了他一腿便走开,随即,他昏了过去……

就在他们的队伍刚撤离一会儿后,担任主攻的起义军援兵到了,一阵排山倒海之后,敌人溃退,起义军反攻胜利,我军的医疗救护人员赶紧去打扫战场,大部队正要撤离,这时,救护队的女兵杨庆兰隐隐约约看见不远处长有草丛的田沟里躺着一个人,她走过去一看,一个身着背心、穿着短裤的人躺在草丛里(负伤后,陈赓为避免敌人搜查口袋而特意脱掉制服)。

只见他左腿两处中弹,膝盖骨、脚腕骨被打折,血流不止,把田沟里的水也染红了,一时昏迷不醒。经过仔细辨认,只见他们脖子上挂着红领带,便高兴地叫喊起来:“同志,我是自己人!”杨庆兰二话不说,将他背起,急忙往山下跑,及时送到了救护所。后来,陈赓被背医院而得救。

杨庆兰,年生,河南信阳人。人民军队第一批女兵“四大金刚”之一,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学员,年5月入党,杨庆兰按照组织的安排,由武汉乘船去南昌参加起义,行至九江时,已经得到南昌起义的消息,去路受阻,一行人辗转到抚州,与从南昌南下的起义部队会合,被分配到20军从事宣传工作,但她也是多面手,宣传、医疗、后勤都要能上手。

这次会昌战役杨庆兰救了陈赓之后,随后起义部队在广东失利,由于战争环境极度险恶,她在领导的动员下,女扮男装离队到达武汉,后几经辗转来到上海中央机关工作,建国后随同其爱人黄玠然定居北京。

20多年后,陈赓成长为了一名驰骋天下,纵横四海的开国大将,他特意找到杨庆兰感谢她的救命之恩“感谢你救了我一命,一个女孩子真不容易!多了不起啊!”此后,陈赓也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两人保持着很深的友谊。后人赞曰:正是杨庆兰鼎力相救,才有后来名扬天下的陈大将,正所谓:冥冥之中自有注定。陈赓大将一心为国,杨庆兰的救命之恩,可以算是对他为国为民的报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