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15677.html

《走遍河北》探寻井陉千年瓷韵

视频来源:冀时客户端

静默千年的井陉窑这次真火啦

从隋到元的70余件文物齐齐出现在市博的井陉窑瓷器展上

年06月12日

□文/本报记者黄蓥图/本报记者王建国

解读:

千年古窑的前世今生

该展览由井陉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石家庄市博物馆主办,展览甄选古代文物瓷与现当代精品瓷共件,代表了井陉窑各个时期的精华,突出了晚唐五代及金两个盛烧期的风采。同时配以展板,通过实物加文字的形式,为大众解读千年古窑的前世今生。

河北地处北方,按照瓷器体系划分,窑场烧制的是“南青北白”中的白瓷。一度业内公认河北有三大名窑:在唐朝,白瓷的代表邢窑拥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盛誉;北宋时,定窑独领白瓷的胜场;磁州窑所产瓷器以黑白二色为主,影响深远。与这三个早已享誉天下的“同行”相比,井陉窑的命运曲折又跌宕。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井陉窑一直默默无闻。虽然明清和民国时期,当地还在烧造瓷器,但历史文献中几乎见不到太引人注目的记载,宋金窑址也没有发现,人们不知它的发展历程。因此它的瓷器有的被误判为邢窑、定窑、磁州窑等的产品。”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黄信介绍说,年10月,当时的河北省文物复查队在井陉城关、河东坡、东窑岭、秀林和梅庄先后发现窑区,开启井陉窑遗址发掘、保护、研究序幕。年起到年,河北考古人先后8次对井陉窑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年古陶瓷大家耿宝昌将井陉窑称作“河北的第四大窑”,年井陉窑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多年的孜孜以求,几代河北考古人前赴后继,获取了井陉窑在隋、唐、五代、宋、金、元等六个时代,八百年间连续烧造的大量沉睡于地下的珍贵信息和特色独具的稀缺标本,为了解井陉窑的内涵、时代、特征、性质、埋藏状况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和实物依据,也基本勾勒出井陉窑窑业发展的脉络,“井陉窑从隋代开始创烧,晚唐到五代是井陉窑的第一个高峰,北宋晚期定窑最兴盛,井陉窑当时也不错。金代是井陉窑的第二个高峰,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黑、青、酱、绿、黄等釉色瓷。颜色釉瓷器超过定窑,但白瓷印花刻花还是定窑更厉害,两者各有千秋。这也可能是因为目标人群不同,定窑更照顾士大夫阶层的审美,素雅内敛。井陉窑则偏向大众百姓的口味,艳丽活泼。元代,井陉窑同邢窑、定窑一起衰落。明代仍烧贡品,但多为缸、坛之类。清、民国虽未熄火,但与隋、唐、宋、金时的井陉窑已不可同日而语。”黄信说,邢窑、定窑和井陉窑很相似,三者地理位置相当于一个等腰三角形,彼此影响也互相交流:“井陉窑窑业发展过程和瓷器产品的特征与定窑更相近,在同一个发展阶段很多产品很像,比如年井陉窑北防口窑址出土了3件官字款瓷碗,把它们和定窑的同类瓷器放到一起看,定窑的稍微青一点,井陉窑的稍微白一点。”

井陉窑的崛起源于“天时地利”,当地随处可见的矸子土,属于配料的石英、长石和釉土。含金属釉土矿,如铜、铝、铅、锌矿石等,当地均有出产,另外丰富的森林、煤层、水源等也令井陉拥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黄信说,“瓷土和水是两个决定性因素,瓷土占首位,目前当地瓷土资源也很丰富。井陉窑遗址发现的12个窑址位于绵河、冶河与甘陶河附近,瓷器生产需要用水,古代运输瓷器水路也是首选。金代时,井陉瓷器就通过冶河、滹沱航道等抵达沧州海丰镇,从这里出口到海外。”

展览:

多数井陉窑出土文物首次见大众

白釉深腹瓷碗、褐釉带盖出筋罐、黑釉剔花牡丹纹缸……本次展览中,从隋到元的70余件井陉窑文物齐齐登场,现身说法展示出井陉窑瓷器的丰富面貌和独特品格。

隋代白釉深腹瓷碗是展览中年代最早的一件瓷器,它口径13.20厘米,足径5.40厘米,通高9.4厘米,乍看像个大号杯子。它告诉大家,井陉窑在隋代制瓷工艺已相当成熟。

唐代的白釉双鱼瓶、绿釉花口盏、白釉折腹碗、黄釉席纹注壶、白釉侈口碗等瓷器,是主办方特别请大家留意的几件文物,它们都来自井陉天长镇虞候张义才墓。其中白釉双鱼瓶以整条鲤鱼双鱼错置塑造成型,除鱼口部合并为一处外,其他都双错并列。左右由穿带鳍脊组成,尾部以仿生的鱼尾并之,除鱼首鱼尾外,周身披满了椭圆形鱼鳞。白釉双鱼瓶在定窑和邢窑都有发现,但像这种错置塑造成型的只此一件,而且从体量大小看井陉窑的白釉双鱼瓶也是傲视群雄,由此这件鱼瓶格外珍贵。更为重要的是张义才墓有墓志出土,明确了这些瓷器的年代为唐会昌三年(公元年),这就决定了该墓出土瓷器成为了同类文物的纪年标尺。

金代的酱釉罐、双色釉点彩碗、白瓷印花菊纹碗、印花双鱼盘、白釉戳印填褐彩梅花纹瓷枕、酱黄釉印花菊心人鱼纹折腹碗、双色釉侈口碗、黑釉剔花缸、褐红釉大瓶等,都告诉人们井陉窑在金代的兴盛。当时的井陉窑仍以白瓷为主,颜色釉瓷产量大增,占到了总产量的30%至40%。同时,最能体现井陉窑独立个性的是它的特色装饰。点彩、戳印、戳印点彩、戳印划花填彩、沥粉、沥粉填嵌等都是井陉窑的独特工艺。其中,戳印在金代大盛,井陉窑匠人制作了人物、动物、花卉等形形色色的大小不等的戳模,多配套组合使用。

幕后:

井陉窑匠人有生存智慧也有艺术追求

究竟是怎样的巧手慧心,让水、土还有火焰彼此成就,并缔造了井陉窑上千年的传奇?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鹿泉文物整理基地副主任马小飞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不要单纯的把井陉窑瓷器当成文物或艺术品,还应看到井陉窑瓷器是当年作坊生产出来的商品这一属性。井陉窑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是一批专业人士,他们既有对艺术和技术的追求,更有迎合市场的生存智慧。从这个角度去看,你会更容易理解井陉窑的全貌。”

井陉窑颜色釉瓷占比较高,这是它有别于邢、定两窑的自身特色,马小飞说这其中原因很多。首先是受当地瓷土质量影响,想要生产出高质量的白瓷,就需要更高的技术工艺,再就是要考虑市场需求,白瓷固然受欢迎,色彩斑斓的瓷器也同样有市场。“既然白瓷生产成本高,井陉窑匠人自然会考虑扬长避短,各类颜色釉瓷也就应运而生。”当时井陉窑作坊烧制瓷器的主要目的不是做艺术品,而是在尽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提高产量,以谋求最大利益。马小飞以此次展品中的一件金代酱黄釉深腹盘为例,盘内部遍布花纹,但底部团花图案有一圈明显缺失,“今天我们以文物或艺术品的角度来看会认为这是烧坏了,是次品。其实这是匠人采取的特殊处理方式,将底部一圈花纹有意识刮掉,可以采用涩圈叠烧的方式提高产量,进而增强井陉窑瓷器的竞争力。”而且当时的窑口竞争激烈,“越到后期越类似于现在的工厂,流水线的产品越多,不同窑口的产品也很相似,应该是有那么一批人,类似当今的研发人员,研发出新器物发给了不同窑炉,一烧就是数百上千件。”

当然也始终有些人在追求艺术的独创,“唐代张义才墓出土的白釉双鱼瓶就是典型,它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展现了井陉窑匠人的才华与天赋。”马小飞如是说。

展望:

陶瓷博物馆将现身井陉南横口

今天的井陉窑什么样?依然还有瓷器作坊吗?本次井陉窑瓷器展也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对此,井陉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志英表示,目前当地依然窑火不息,“一批匠人积极投身于保护、传承、发扬井陉窑的事业,他们继承传统也勇于创新,让井陉窑瓷器既有艺术性又兼具实用性。”今年在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努力下,重新启动了对井陉窑的理论研究,“年我们完成了井陉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已上报省文物局。”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传承、发展井陉窑陶瓷文化,井陉县对井陉窑地面以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多的陶瓷水镇南横口窑区进行精心打造,全力推进陶瓷文化中心、陶瓷商业街、陶瓷博物馆三大核心项目建设,努力再现古镇与古窑,文化与山水的完美融合。

有参观者为它连发三篇推文强力推荐,还有人直呼“都知道定窑邢窑名气大,原来石家庄的井陉窑也这么牛”。诸多业内人士闻讯而至,他们说:“这是年井陉窑遗址发现以来,首次举办大规模展览,很多文物都是首次亮相,机会难得,值得一看。”连日来,正在石家庄市博物馆举行的“千年古窑·陉山瓷韵”井陉窑瓷器展默默地火了,成为今年省会文物展览中的爆款。

来源

燕赵晚报

编辑

韩晓红邮箱

jingxingfabu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274.html